摘要
本章將手臂動作的定型內容設計成許多體操,並解釋此定型的手臂動作能如合符合揮桿平面與方正打擊面。當您將手臂體操熟練之後,可將之結合於先前的揮桿順序與圓心少移體操,而產生全揮桿(不含收桿)的四分段動作體操。四分段動作體操就是全部體操的結合,然後在往後章節裡將四分段的內容,以揮桿順序與其節奏進行半揮桿(或稱五分之四揮桿)的擊球練習。作者 王建智
第一節、雙臂動作的定型練習
一、伸左肘體操。(一) 伸左肘體操。
(1)準備將手往下而讓球桿頭往上。不能將手往上,否則會屈肘。(2) 球桿頭會往上,是因為拇指根部往下壓握把末端,如此你的左手肘就伸而不屈了(伸肘)。(3)你目前可以不計左拇指跟部往下壓之後左腕是否平直,等待左肘不屈的習慣養成之後,再去進行後頁對手腕動作的要求。
(1)請您先復習一下身體右旋的體操。
(2)球桿頭延著地上的目標線往右時,將拇指根部往下輕壓握把末端,使往上的球桿頭重量屈腕,充分的做到手肘伸的動作。球桿往右移動時身體右旋的動作也同時進行。
(3)當左手臂被上揚的球桿頭重量抬到水平時,身體的右旋動作剛好完成(左膝向前、右髖向後與左肩在下巴下)。
(4)完成以上的動作時請檢查左拳背面是否平直。因為左拳背面的平直與不屈肘,才能使球桿頭貼齊上桿的揮桿平面。你現在的練習目,是先將左手伸直的狀況下屈腕與身體右旋,至於屈腕之後的左腕是否平直,留待後頁再練習。
(三)身體左旋與左手臂下桿。
請你先複習一下「身體左旋」的體操(參考第101-02頁)。整個下桿到送桿過程,必需在「左臉頰固定(1)」的情形下進行腰以下的扭轉動作。固定左臉頰就是不要讓圓心向左移的意思。右膝過體中央(2)之後才有球桿頭撞擊(3)。撞擊剎那讓左腕根部輕下壓握把(4),如此是左肘伸展而不屈的關鍵。
(四)左腕輕壓握把避免雞翅膀。
下桿初期讓桿身貼齊揮桿平面(5)、晚期讓桿身平行於目標線(6)以及撞擊時直肘與撞擊時輕下壓握把(4)。 如果球桿頭撞擊球剎那,你沒以左拇指根部往握把輕下壓而是往上提(7),那麼就會收屈左肘,隨後形成雞翅膀。相反的,也不能夾著手肘(8),否則球桿頭會低於標準的揮桿平面送桿。
二、左腕平直體操。
(一)複習伸左肘的體操。
準備將拇指根部往下輕壓握把末端使球桿頭往上翹起,不能將手往上,否則會屈肘。左腕有一點點往外頂的動作使外側平直。屈左肘會縮短圓心到手的距離,藉由本體操能使上桿期屈左肘的壞毛病給改掉。
注意! 球桿翹起之後的桿身是在一點十五分的位置,這是因為持五號鐵桿(它是全部球桿的長度平均數)上桿時,球桿頭的揮桿平面是一點十五分。
二、左腕平直體操。
我們以中勢握桿法來練習。如上圖,此練習要領是屈腕時讓腕關節些微的往外側突出或頂出,這樣能確保你的拇指根部是往正下方去壓握把,而不是往右側去壓握把。當你有此動作習慣之後,以單隻左手持桿來上桿之後,檢查你的左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動作。
左腕微外凸而使左腕外側平直,結果會讓打擊面垂直於胸線。王氏定義是很活用的動作說明法。
三、右肘與腕體操。
(1)準備動作要正確。不要駝背、凸頸與左肩向前移出,否則你的圓心到手的力臂距離會超過應有長度。挺胸、胸線平行雙腳尖連線,並且夾左腋,這樣會使你獲得正確的力臂長度,同時你的手會因此被固定在胸線中央。最常發生的錯誤是左肩向前移出,不要忽略此小細節並請你的球友幫你檢查胸線是否平行於雙腳連線。
(2)右腕外展同時右肘內收。
將右手腕關節中心放在左手拇指根部的上方,然後開始動作。此動作是將右食指朝一點十五分的方向引導右掌向右外展,同時也將右肘向內收,然後再將肘與腕回到準備動作。如此重複並檢視腕外展與肘內收的標準。
四、雙手臂結合的體操。
(一)、向前方的練習。先前我們依照了王氏定義的內容,在打擊面垂直於胸線之下,分別練習了維持力臂長度進行左肘、左腕、右腕與右肘的精細動作項目。現在,我們將這些內容整個結合起來練習。其要領如下:
(1)握把往下而球桿頭往上。
檢視力臂距離、左腕平直屈、右手腕外展與右肘內收,檢視桿身固定在在一點十五分的時鐘方向,以及打擊面於胸線成九十度(王氏方正面定義)。
(2)延續球桿頭往上而手被牽引。
先前握把往下而球桿頭往上的屈腕活動,延續往上的球桿頭重量將手往上引,而手臂被往上引的過程必須沿貼著正前方的十二點鐘方向移動。如果你的手往十二點鐘方向的右側移動就是過於低平上桿而若往左邊則是過於高直上桿的意思(詳198-201頁)。
(3)溫習身體旋轉體操。
讀者若是先前沒有練習身體旋轉體操,而要進行下一頁的練習是結合不上來的喔!尤其是「定住右膝來扭左髖」的部分必須非常熟練。
(二) 上桿雙手體操。
上桿期的各別手臂體操在先前有所介紹,現在請讀者將各別的手臂組合起來練習。
(1)檢查正確的中勢握姿(65-66頁)。
注意你的雙腕關節必需非常貼近甚至於相黏貼。
(2)維持胸到手的距離進行向右屈腕。
向右屈腕是指握把不動而桿頭向右,桿身位居水平位置並且平行於目標線。
(3)桿身至定位時檢查如下:
●雙腕必需非常的貼近。●左肘直、左手背面平直而左拇指貼齊握把。●右腕非常彎而柔,將右腕關節中心貼入左腕。●此時你的雙小手臂是既柔而窄的情形。
(三)上桿雙手臂結合身體右旋。
您若已經練習過先前的身體右旋體操之後,現在又練習了上桿雙臂體操,有何簡易的方法 將它們結合成上桿的體操呢?
●屈腕的同時與右髖推開。
在屈腕往上丟桿頭的同時,手與右髖相互推開。它具有一推兩得的效果喔! 其一是能維持手到胸的固定距離,其二是能讓身體旋轉。
●為何球桿頭要向右側上方移動?
揮桿平面是斜線,而球桿頭往上的過程中,身體將它轉成斜線。如果你將它丟成向後的斜線,則身體將它轉成低於標準斜線的揮桿平面,也就是太過於低平上桿的意思(詳199頁)。
六、下桿雙手與身體左旋。
擋住左臉頰而讓右膝過體中之後撞擊。(1)擋左臉頰的目的是防止右肩不能提早轉出,以免形成肩轉早於髖轉的外側下桿情形。你可以練習將眼睛的餘光留在右腳後跟的方式進行練習。
(2)擋左臉頰的同時,下肢左旋(102頁)。
(3)撞擊到送桿中期,維持雙臂與瞄球時的形狀相同,它們是:
●右肘貼胸側以維持球桿頭能夠行駛內側下桿的穩定路線。
●維持左臂與球桿比較畢直而右臂與球桿有一定的夾角。
●特別注意!右腕的夾角需維持而不能提早伸直。
一、王氏方正打擊面。
在目前各國的高爾夫教學定義之下,您會被導引成方正打擊面是打擊面與目標方向呈九十度的想法,作者認為它不夠完整也不夠活用。本書做出最新的定義說明,並稱為王氏方正打擊面定義。藉王氏方正打擊面的定義可以瞭解,怎樣的手臂形狀不但符合正確的揮桿路線也可以能控制打擊面的方位。此講解不但清楚而活用,希望對讀者與教學者有最大的助益。(以上定義領導全球,請特別尊重智慧財產權,以免觸法!)如本頁圖示:王氏方正打擊面的定義是建立於中勢握,請你以中勢握姿(73-76頁)同時將玩具網球拍與球桿握好,握好之時是將網拍的縱面對齊於打擊面的前沿刀口線。請看上圖的示範,當我們將球桿拿掉而僅持網球拍之時,打擊面大皆與胸線呈九十度。在胸線旋轉的過程中是不可能停止於撞擊剎那的胸線平行於目標線,而王氏的定義可使你隨時在旋轉過程中來檢查手臂的動作是否標準,是否讓打擊為持方正面。在後頁還有更詳細的介紹。
方正打擊面的定義是上身系統的胸線為基準線而讓打擊面與之呈九十度垂直,在整個揮桿過程中除了上桿終點、下桿到擊球前、收桿期不是九十度之外皆是九十度。
二、方正面的示範。
王氏方正打擊面的定義是建立於中勢握姿,而以胸線為基準線來檢視打擊面是否與胸線呈九十度。檢視結果是上桿期九十度、下桿期大於九十度、撞擊到送桿期九十度而收桿期是小於九十度。以下請讀者流覽連續揮桿的側面、下面與正面的示範
王氏方正打擊面的定義之正面示範動作,你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除了編號(1)與(2)之外皆是打擊面與胸線呈九十度的方正面。這是作者王建智獨步全球的動作定義,特此宣告!以免您不慎觸法。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