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第五章 半揮桿擊球練習(三四節)






一、盯球想圓心擊球。

經常下球道而能將小肌腿球桿擊遠球的主要經驗是撞擊精確,這種經驗則是圓心很少移動而維持了圓心到打擊面的揮桿半徑所致。以下請你先打五顆球過程如下練法:
    在瞄球時”盯著球想著圓心”,瞬間將手臂放鬆之後「右腳→左腳碰」擊球。因為這是半揮桿或四分之三揮桿,所以揮完之後眼睛還是盯著球的置放位置。請你深刻的體認,一旦眼睛視線一離開球或球的置放點,你心裡所想的圓心就會不見了,這是不可以的!

    如圖所示,盯球想圓心的情形之下擊球,包括球飛出去了還在盯著球的原址。專心的盯著球,球越來越大!雙肩臂很鬆弛!感覺能專心與放鬆就隨即「右腳→左腳碰」。重復練習眼現不離地上球與球原址。你將會體會出圓心少移則擊球精準。





二、閉眼想圓心擊球。

閉眼想圓心擊球的過程仍然假想雙眼在盯球想圓心擊球。經過此練習之後,你將會深刻體會圓心是否少移,或是有多移的情,以及若多移是想上、下或左、右移皆很有感覺喔! 通常會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心中」沒有盯球,雖然你已經閉了眼擊球。



三、發動腿腰力量。

下桿初期左腳獲得最大重量之時,桿頭仍在半空中而右膝蓋在雙腳中央,這是標準的腰轉帶動肩(9%力量)轉。此時右膝在雙腳中央也就是左腰繞脊柱轉的範圍明顯,此期右膝與左腰的扭轉為下桿的先發動作,由下往上繞轉使背闊肌被轉緊,然後再傳遞到三角肌與前胸的胸大肌,最後才傳遞給小手臂的尺側屈肌。背闊肌是最大的肌肉,它該如何被轉緊呢?
背闊肌若要在下桿期被轉緊,如圖示的毛巾當成背闊肌。在下桿期擋住左臉頰使右肩停止轉出(1)而先讓右膝與左腰扭轉(2),由下往上轉緊毛巾(3)之後放開上端,你會發覺毛巾釋出的力量(4),也就是腰轉帶動肩轉的力量。
然而如果是膝與腰轉而同時肩也轉的話(5)(6),那麼背闊肌是無法被轉緊(7)的情形。所以揮桿的順序(右腳→左腳碰),眼線光留在右腳跟是半揮桿即重要的動作。


如圖示,在練習小雞腿擊球時強掉擊準與下肢動作的先發動。擊球練習的過程除了延續先前”右腳左腳碰”並將視線留在右腳跟之外,增加了伸左膝的練習之外,也用兩條象皮筋來練習右膝與左腰的扭轉力量。




一、上桿期的檢示。

我們可以用第四章的尾節所提的「四分段」動作,來分別檢視您在上桿兩段與下桿兩段的過程,是否以標準的動作來完成正確的揮桿平面與打擊面角度。不過,在此你可以先推開之後再屈腕,而與先前的先屈腕後推開有所次序上的不同,這是因為你的屈腕動作已經很熟練之故。
透過四分段的相同動作來檢視之時,你會發覺不管是木桿或鐵桿的使用揮桿情形之下,動作都是相同的情形。動作相同但揮桿平面不同的原因,乃是球桿頭離腳的距離遠或近所造成。



在此上桿期推開與屈腕的兩段動作檢示之前,作者希望你能導入上桿期的「球桿頭」直上的觀念。
●在正確的手形之下讓桿頭直上。
●直上的球桿頭被身體轉成斜面(標準的揮桿平面形成)。
●除非身體旋轉過程中,你的手型不對或圓心搖晃,則造成揮桿平面不標準或不穩定。


這是錯誤的示範。
你若以正確的手形但球桿頭卻不是直上發展,那麼在身體旋轉的過程中,球桿頭會變成低於標準的揮桿平面上桿。通常這樣的擊球結果會造成球的左側旋轉力量過多而形成低平的左曲球。
請你將前頁的(1)(2)(3)編號來核對本頁(1)(2)(3)的編號,這樣您懂了嗎 ?  此外,您的上桿期的打擊面需與胸線呈九十度。


二、下桿期的檢示。

下桿期的第一段乃是「看右腳後跟(擋左臉頰)、站左腳、右肘貼身、球桿頭在半空中」眼睛還是。此過程的球桿頭是沿著揮桿平面,而打擊面是垂直於地表(貼平於揮桿平面)的,但以胸線為基準線來檢視打擊面之時,打擊面是開於胸線右側的情形。此期間,你的上肩與手必需放鬆來讓下肢動作來帶引。


下桿期的第二段動作是「方正面撞擊」與後遺動作。在此,作者比較不提「送桿手臂動作」,乃在於強調「送桿的手臂形狀乃是撞擊的延伸」。先前我們練習過撞擊剎那到送桿中期,雙手臂的形狀與瞄球時相同。
     後遺動作乃指動作結束之時的定形外表。它已經包過了擊球至此的許多標準動作的維持。例如圓心固定,正確的腳帶手擊球順序以及手臂形狀。當你練習即球時,若每揮擊一次而停留於此動作重覆檢查是否是此外形,則你會進步神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