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建智設於王朝高爾夫練習場二樓的南洋風味教室

歡迎您,來此參觀與詢問高爾夫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第二章 站姿、握姿與球位置。

本章摘要 瞄球期的標準站姿是要完成體重向中央的前方集中,以及獲取正確的圓心高度。中勢握姿是遵守球桿設計角度的握姿,然而中勢握姿在經驗法則的解釋之下並不清楚,所以在此有所說明。其次,站姿結合握姿時應符合正確前傾之下而桿頭底板平貼,除非你使用的球桿長度或桿頭的躺角不適合你的身高。最後作者介紹了不同的球桿在使用時的正確球位置找尋法。 作者 王建智 一、標準站姿說明。 瞄球期的標準站姿是要完成體重向身體中央的前方集中,以及獲取正確的圓心高度。 (一)體重向身體中央的前方集中。 身體重心集中在雙腳內側的前半段,亦即將體重集中在兩個大腳趾,以穫得身體旋轉時的轉軸(脊椎)能維持在雙腳中央。相關要注意的外形標準如編號所示: (1)雙腳尖的寬度與肩相同。(2)雙膝的寬度小於雙腳尖。此能使體重向體中央集中,亦即體重在雙腳內側。(3)左手臂直。(4)右肩稍微低於左肩。(5)右肘向體中央屈而且貼身。 (二)穫取圓心的正確高度。 瞄球期的標準站姿是要完成體重向中央的前方集中,以及獲取正確的圓心高度。圓心的高度取決於(6)打擊面底板貼平於地表時產生正確的握把高度,因為握把的高度正確而(7)圓心的高度也跟著正確。(8)微屈膝。(9)收小腹、翹臀使上身向前傾。(1)重心向下坐落於雙腳前半段的腳掌。(10)挺胸前傾,不可弓背。(11)不可凸頸而讓圓心往下降低。(5)右肘向内屈而貼著胸肋骨。(12)球到腳尖的正確距離,來自於上身前傾之後的正確圓心高度,以及右肘貼肋骨所致。 二、中勢握姿練習。 中勢握姿是遵守球桿設計角度的握姿。如圖所示:將網球拍的垂直面貼齊於高爾夫打擊面,然後將網球拍當成高爾夫球桿來握,以瞭解甚麼是中勢握姿?並瞭解強勢握姿是改變拍面的非正常握姿。 (1)網球拍的鉛直面切齊於高爾夫打擊面的圖示法。 (2)中勢握姿的左拇指對齊於打擊面來握,強勢握姿則偏向打擊面右側(3)來握。 (4)中勢握姿的右手叉口與腕關節中心(5),皆對齊於打擊面來握,但強勢握姿則都握在打擊面右側。 現在請你再以正前方來觀察而能加深映像。 (6)左拇指貼齊於打擊面來握。 (7)左拳面幾乎平直而對向目標方向。 (8)右肩低於左肩而方便了右肘向內屈。 (9)右肘向內屈而能貼著右側胸肋骨。 (10)右手腕的關節中心握在左拇指,使雙手腕的距離(11)變窄。 (11)雙手腕的距離要宰。 (12)右拇指與食指合隴之後的缺口尖端並齊於左手拇指。 本書採用的握姿是中勢握姿,然而中勢握姿在經驗法則的解釋之下並不清楚,所以在此有所說明。 (1)將左拇指對齊打擊面的前沿,可以讓左手背面對向目標方向。 (2)將右手小指頭疊在左食指下方,注意不要向左疊入太多。 (3)將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勾實握把。 (4)將腕關節中心疊在左拇指正上方而同齊於打擊面前沿。 不同手大小的人在練習中勢握姿時,可以參考以上的圖示。手小者的雙手不勾不疊(5),手不大不小者適合雙手相勾接合(6),或者手大者可用雙手重疊一指來接合(7)。通常會雙手重疊一指的握法(7)最舒適,作者建議您盡量採用雙手重疊一指的接合法。 三、站姿結合握姿。 (一)適當的站幅。 當你以鐵桿揮擊的時後,雙腳尖與雙肩同寬。當你以木桿揮擊時雙腳的內側與雙肩同寬。木桿的桿身長所以雙腳站幅較大,使身體旋轉的過程中獲致上下平衡。 (二)挺胸的前傾(側面)。 屈膝、收小腹(翹臀)、上身挺胸當、挺頸與前傾。維持上半身挺胸與挺頸的情形前傾是很重要的關鍵。許多球友僅能挺胸但沒挺頸所以圓心低於正常高度,因而已造成擊球先挖土的情形之一。 (三)持桿前傾。 身體直立、底板平貼地表以確立左手持桿的高度,左手持桿時將姆指根部到指尖對齊打擊面前沿刀口來握桿。持劈桿之時,檢示球打擊面切齊於右腳根內側而握把在左膝內側。另外,請檢視你的雙膝間距是否比雙腳窄,而能讓體重集中在雙腳的內側。然後將右手往下握。往下握時的右手等於將右肩下降,一旦接觸左手時就必需停止下降,這樣才能使你的右肩高度正確,以及使圓心的高度正確。右手的腕關節中心需疊在打擊面刀口線上,以及姆指與食指閉合的叉口也對齊打擊面刀口線,這樣才能讓雙腕的間格縮小以利上桿時的屈右腕動作。另外,右肘要微內屈以及貼住右胸側。此時,你的身體重量要集中在雙腳內側與前側。 一、桿頭躺角與偏角。 球桿的躺角與長度,它們與使用者的身高有關,而打擊面的偏左角度大小則與球的放置位置有關。 (一)球桿頭的躺角與長度。 一般而言,標準的球桿長度是七號鐵桿為36.5英吋(女性是36英吋),而以0,5英吋的長度遞增為六、五、四、三的鐵桿,並遞減為八、九、劈桿長度。身高若是介於175...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第一章 擊球350碼的體能分析

作者 王建智 ~~~~~~~~~~~~~~~~~~~ 高爾夫全揮桿乃由徒步、前傾、旋轉、側彎等的肌群動作所構成,所以必須發展「一般體能」與「特殊體能」。高爾夫的「一般體能」乃指該運動所需的有氧能量系統以及全身最大肌力,而「特殊體能」所指的是揮桿動作直接涉及的「特殊肌肉瞬發力」與「柔軟度」的內容。良好的體能基礎,除了增進動作學習之外也對於運動傷害的預防有最大之助益。整年度的體能訓練過程分為五個月的準備期、一個月的賽前與四個月的比賽期,本章先分析高爾夫的「一般體能」與「特殊體能」有哪些,然後於第二與三章根據此章的分析來進行練習。以下是作者已整理而會陸續上傳網頁的目錄。 第一節、一般體能與特殊體能的差別。 ...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第一章 高爾夫動作與打直球的因果關係Chapter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tion factors and ball out straightly.

女桿組23000NT 第一章 高爾夫動作與打直球的因果關係 作者 王建智 打直球的因果關係乃是指正確的重心碰撞與動作好壞的關係。如欲獲致正確的重心碰撞,則必須球桿頭在上桿、下桿與送桿期的兩側桿平面一致。要揮出一致的揮桿平面,則揮桿順序與其節奏、身體旋轉時圓心少移、雙手臂形狀皆需正確。以上簡稱三項動作(因)與一致的揮桿平面(果)的因果關係,經由王建智測試報告後出版(半揮桿八周 鐵桿木桿打直球)。 Chapter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tion factors and ball out straightly. Written...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王建智高爾夫科學知識之打直球力學(目錄頁)The Bibliography of Tony`s golf Science Applies to Tips, Motion Factors vs. Ball out Straightly.

作者 王建智 Written by Tony,J.J.Wang. ~~~~~~~~~~~~~~ 任何運動項目經過科學儀器測試與統計結果,就是要找出動作與成績的關係。例如游泳,成績就是指身體重心沿著直線向前的速度越快越好,而怎樣的動作能完成重心移動的速度就被偵測與研究。當然,也誠如你能想像出不好的動作會讓重心偏離直線或影響前進的速度。各項運動皆有動作與成績(投遠、跳高、跑快、滑快射準等等)。令人非常沮喪的是高爾夫科學在以往並沒有動作與打直球的關係研究,直到王建智的努力研究不懈才開始有其輪廓的發展。     本文將於第一章的內容中闡明,三項動作是原因而穩定的揮桿平面是結果,亦即這是打直球的因果關係。三項動作乃是揮桿順序與其節奏、身體旋轉過程的圓心少移以及手臂形狀。在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內容中是將以上的三項動作用體操的方式來練習,而第五章則是藉由體操的正確習慣來練習擊球。請讀者在每次練習之前與後皆實踐靜態伸展,以能增加您的柔軟度與避免肌肉拉傷。 For...